王陽明曾說:“只存得此心常見在便是學(xué)。過去未來事,思之何益?徒放心耳。”
只要能夠時常存養(yǎng)自己的心,就會經(jīng)常覺察到心的存在,這便是做學(xué)問。過去的事情已經(jīng)過去了,未來的事情還沒發(fā)生,想它們有何意義呢?如此胡思亂想,只會讓自己白白丟失了清明的本心。
一個人要想獲得快樂,就必須要放下過去,讓心歸零!
相傳有一位老和尚帶著一位小和尚去山下化緣,路過河邊的時候遇到了一位姑娘。老和尚看得出姑娘想過河,于是試探地問了問:“姑娘,你是不是想過河?我可以背你過去。”小和尚看到老和尚的所作所為,心中疑惑不已:“師父不是說男女授受不親嗎?”就這樣走了十來里地路,小和尚實在忍不住了,就問老和尚:“師父,您是一位得道高僧,怎么能背一個女子過河呢?”老和尚聽完笑了笑:“我只是背她過了河就放下了,你怎么惦記了這么久,還沒放下呢?”小和尚才恍然大悟,羞愧地低下了頭。
人生中往往就是如此,我們執(zhí)著于過去,很難放下心中的牽絆。想要活成像老和尚那樣拿得起放得下,卻在不經(jīng)意間活成了小和尚的模樣。
放下并不意味著妥協(xié),而是在跟過去和解,讓心歸零,重新出發(fā)!放下意味著擁有,唯有一念放下,方能萬般自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