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或飲食 或坐走 長者先 幼者后(huò yǐn shí huò zuò zǒu zhǎng zhě xiān yòu zhě hòu)
解釋:前面是講對錢財,還有言語,如何與自己的兄弟姊妹相處。你能與自己的兄弟姊妹好好地相處,你將來在外面也同時可以跟你的朋友好好地相處。除此之外,我們的飲食也是非常的重要,我們的日常生活的規(guī)范,也要特別的注意。這里就舉到了飲食,應該怎么樣才符合禮節(jié)?坐的姿勢,還有走路的禮節(jié),又應該如何?
這里講到“長者先,幼者后”。如果我們跟長輩在一起走路,肯定一定要先禮讓長輩。長輩走在前面,做晚輩的應該走在后面,走在后方,一定要禮讓長輩。如果我們沒有禮讓,我們就不懂得尊卑次序,也不曉得這個次第怎樣,這樣就是沒有禮節(jié)。我們想一想,年紀大的人或者尊長,他們走路行動比較緩慢,我們走在后面,同時也可以看顧他們。你能禮讓長者,長者也會很歡心。
有一天我們也都會老。如果我們現(xiàn)代這一輩能敬老尊賢,等到我們老的時候,我們的下一代,他也會尊敬我們。所以從小要告誡自己的子女,不管是對自己的親人也好,將來在外頭也一樣,面對老者,我們應該要禮讓。懂得禮讓,這是很好的美德,做晚輩的一定要注意到。
我們從小就要教育孩子養(yǎng)成尊敬長輩的習慣,在家里我們一定要教導他,不是孩子小,他就最大。跟我們現(xiàn)在的環(huán)境恰恰相反,往往孩子在家里是當王,吃飯搶第一,做什么完全都搶第一,從來沒有教導他應該如何尊敬長輩。所以,我們也看到現(xiàn)在很多的現(xiàn)象,年輕人不懂得敬老。所以這個沒有辦法怪誰,只怪我們的環(huán)境潮流,前面一代他沒有受到這樣的禮教,所以傳下來之后,當然我們也見不到這樣敬老的這種情形。接下來我們看:
小故事:信陵君是戰(zhàn)國時期四大公子之一,他是個敬老愛賢的人。有一次,他聽說有一個看城門的老人侯贏懷念有賢德,就十分鄭重到地前去請教。他親自駕著車,把車上尊貴的位子空出來留給侯嬴。侯嬴早就知道信陵君的名聲,但為了考驗他,當信陵君去接他的時候,侯嬴故意裝出傲慢的樣子,但越是這樣,信陵君對他越恭敬。侯嬴見狀,知道信陵君的敬老是真心的,于是痛快地做了他的門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