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陽明說:“日間工夫,覺紛擾則靜坐,覺懶看書則且看書,是亦因病而藥?!卑滋熳龉Ψ蛴X得煩擾,就靜坐;如果懶得看書,就去看書;這是對癥下藥。他告訴我們,修心的要點,在于做到克己自制,有一種自律的精神。
要做到克己自律,關鍵在于每天去做一點自己心里并不愿意做、但對自己有益的事情,以此來磨礪、調控自己的心性。換句話說,就是要經(jīng)常強迫自己進入狀態(tài)。這樣,你便不會為那些真正需要你完成的義務而感到痛苦。久而久之,這種自律行為就變成習慣,主宰著你的行為。
也許有人不贊同做事要強迫自己的說法和做法,而認為一個人應該以一種愉悅、歡快的心情去學習、讀書、做事,以為這樣才符合心理學及大腦思維的規(guī)律。因為據(jù)研究,人類的大腦只有在愉悅、快樂的狀態(tài)下才能最好地發(fā)揮作用。
但世間哪有那么多心甘情愿和心情愉悅的事?除非是好逸惡勞,娛樂享受。越有用的事情做起來越不舒服。所以要考慮人性的弱點,對此王陽明和曾國藩都主張:咬牙做去!
人都有習氣,蒙蔽了自己的心,習氣和蒙蔽越重,強迫自己就越艱難。但別無他法,只有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和功夫,在一次次強迫的磨礪中,慢慢清除掉自己的壞習氣,才能恢復心的本來光明。這就是王陽明為我們指出的路。
所以,凡事多強迫自己,能獲得意想不到的修為和成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