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子貢問君子,子曰:“先行其言而后從之?!?/p>
【翻譯】
子貢問怎樣才能做一個君子。孔子說:對于你要說的話,先實行了,然后說出來。
【解讀】
說得好不如做得好
在孔子的弟子中,子貢在“言語”一科中,這也說明了子貢本人在言辭方面是比較擅長的。子貢雖然善辯,但是也有言多失禮的地方??鬃釉诖颂幍倪@番言論,意在教育子貢,說得再好都不如做得好更讓人信服,這也是孔子“因材施教”的典例。
“先行其言而后從”的意思是說,君子應(yīng)先做后說,不能眼高于頂。說得再好而不付諸行動,屬于本末倒置的行為,這種人永遠(yuǎn)也成不了君子。這些人大多是些言語上的巨人,行動上的矮子,有點(diǎn)小成績就沾沾自喜,進(jìn)而說些大話空話,最終一事無成。在孔子眼中,君子就是有德行的人、為學(xué)之人。他們會先將自己的想法付諸于實踐,等到自己成功之后,才會告訴別人自己當(dāng)初的想法。比方說君臣父子之道,仁義禮智信之德,在討論這些之前,只有自己先做到了,才能挺直腰板講給別人聽。有著這種先做后說的行為的人,就是實實在在的君子。
對言行次序,荀子作過總結(jié),即:口能言之,身能行之,國寶也。也就是說只有能說能干的人,才是國家的棟梁之才。只要是自己提倡的,就應(yīng)該事事走在前,干在前,身體力行,這樣才能做好別人的表率??疾炜鬃颖救说淖龇?,不難發(fā)現(xiàn),他在教育弟子的時候,就注意行在言先,所以,他的“身教”明顯多于“言傳”。
但是,如何才能做到敏于行而慎于言,成為真正的君子呢?首先應(yīng)當(dāng)避免說大話,以免放出去了豪言,到頭來只是讓人“虛驚”一場,光說不練可不是真把式。其次,注意保證自己的言行前后一致,倘若言行不一,也很容易失信于人,也不能成為真正的君子。話又說回來,若想保證言行的一致,還是等做了之后再說才是最保險的辦法,即便結(jié)果不盡如人意,但也不會落得失信于人的地步。因為事實擺在眼前,就是最有說服力的證據(jù)。
在現(xiàn)在的社會中,大家可能經(jīng)常會碰到一些能說會道的人,在初次接觸的時候,大家可能覺得他們很不錯,覺得對方挺會說話的,而且分寸也把握得很好。但是,經(jīng)過一段時間以后,你會發(fā)現(xiàn)對方只是嘴上功夫了得,若是論起實干的話,基本上就看不到他們的影子,這種人的行徑就是巧言令色,與君子之為也相差甚遠(yuǎn)。
一個能說會道的人,有時固然能夠受到大家的歡迎。但是,人活在世上,不可能靠?!白炱ぷ印鄙钕氯?,要能說更要會做、肯做,這樣才是長久之計??鬃拥倪@段話雖然是在教育子貢,其實也是在告誡為政者,應(yīng)當(dāng)多為老百姓做些實事,不要總是做些表文章,用些好話糊弄老百姓。只有做了才是最有力的證據(jù),才能讓老百姓信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