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子曰:“君子周而不比①,小人比而不周。”
【注釋】
①周:團結(jié)多數(shù)人。比:勾結(jié)。
【翻譯】
孔子說:“德行高尚的人以正道廣泛交友但不互相勾結(jié),品格卑下的人互相勾結(jié)卻不顧道義”
【解讀】
這句話出自《論語·為政》篇第14章??鬃釉谶@一章中提出君子與小人的區(qū)別點之一,就是小人結(jié)黨營私,與人相勾結(jié),不能與大多數(shù)人融洽相處;而君子則不同,他胸懷廣闊,與眾人和諧相處,從不與人相勾結(jié),這種思想在今天仍不失其積極意義。
南懷瑾《論語別裁》中提到:君子與小人的分別是什么呢?周是包羅萬象,就是一個圓滿的圓圈,各處都到的。一個君子的做人處世,對每一個人都是一樣,不是說對這個人好,對那個人則不好,這就不對了,這就叫比而不周了。
朱熹在《四書集注》中注道:“周,普遍也。比,偏黨也。”“周”、“比”兩字都有與人親厚團結(jié)的意思,但二者又不完全相同?!爸堋笔菫榱斯氨取笔菫榱怂?。君子辦事與人團結(jié)在一起,是出于公心,而不為私。在平時的修養(yǎng)中,也是去其私心,存其公心,不會為了私利與人勾結(jié)在一起。這就是“周而不比”。而小人辦事,汲汲于名利,而不為公。閑暇無事時,心中所想的,也是有私無公,為了趨近利益而與人狼狽為奸結(jié)為黨羽,一旦利不合,就會馬上翻臉,甚至互相落井下石。人處在社會之中,難免會有群體合作的時候,如何合作,君子與小人之道各有不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