墨悲絲染 詩贊羔羊 景行維賢 克念作圣:
誦讀拼音:墨悲絲染 (mòbēisīrǎn),詩贊羔羊 (shīzàngāoyáng)。景行維賢 (jǐngxíngwéixián), 克念作圣 (kèniànzuòshèng)。
注釋:墨:墨子,名翟。魯國人(一說宋國人),戰(zhàn)國初期思想家,墨家學派創(chuàng)始人。他看見匠人把白絲放進染缸里染色,悲嘆到:“染于蒼則蒼,染于黃則黃?!睆娬{(diào)人要注意抵御不良環(huán)境的影響,保持天生的善性。羔羊:語出:《詩·召南·羔羊》:“羔羊之皮,素絲五紽 ?!蓖ㄟ^詠羔羊毛色的潔白如一,來贊頌君子的“節(jié)儉正直,德如羔羊。”《毛序》:“《羔羊》,鵲巢之功致也。召南之國化文王之政,在位皆節(jié)儉正直,德如羔羊?!本靶校赫Z出《詩·小雅·車轄》:“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?!币馑际菍Ω呱揭ь^瞻仰,對賢人的品德要看齊,站到一個行列中去??耍耗堋?/p>
解釋:墨子悲嘆白絲被染上了雜色,《詩經(jīng)》贊頌羔羊能始終保持潔白如一。要仰慕圣賢的德行,要克制私欲,努力仿效圣人。
解讀:墨悲絲染,詩贊羔羊
這兩句話屬于用典,典故出自《墨子》與《詩經(jīng)》。“墨”指的是墨子,《墨子》一書中有個“墨悲絲染”的故事。話說墨子有一次路過染坊,看到雪白的生絲在各色染缸里被染了顏色。任憑你怎樣漂洗,也無法再將染色絲恢復生絲的本色了。墨子悲泣地說:“染于蒼則蒼,染于黃則黃,不可不慎也”。這個故事暗喻了人的本性像生絲一樣潔白,一旦受到污染被染了色,再想恢復本性的質(zhì)樸純潔,已經(jīng)不可能了。
“詩”指的是《詩經(jīng)》,《詩經(jīng)?風?召南》里面有“羔羊”一篇,贊美了小羊羔毛皮的潔白。意思與墨子說的差不多,也是感嘆人的本性像羔羊的皮毛一樣潔白柔軟。人應該永遠保持這種純善的、沒有污染的本性才好。
景行維賢,克念作圣
這兩句話屬于引經(jīng),經(jīng)文出自《詩經(jīng)》與《尚書》?!对娊?jīng)?小雅?車轄》一篇中有詩句“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”。說的是賢德之人,德如高山人人敬仰,行如大道人人向往?!熬靶小笔侵赋绺吖饷鞯牡滦校白值谋玖x是日照高山,有高大、光明的意思。德行正大光明才能成為賢人,賢人是人群的榜樣,做人的標準。戰(zhàn)勝自己為賢,再能成就他人方為圣。
《尚書》里面有“惟狂克念作圣,惟圣妄念成狂”一句話。莊子用“野馬”來形容人狂奔不已的念頭和思想,這里的“狂”字就代表了我們凡夫俗子。人如果能夠克制住自己狂亂的思想和私心雜念,凡夫就能變成圣人。同理,放縱自己的心念,圣人也會退化為凡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