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少焉,徐無鬼曰:“嘗語君吾相狗也:下之質(zhì),執(zhí)飽而止,是貍德也;中之質(zhì),若視日;上之質(zhì),若亡其一。吾相狗又不若吾相馬也。吾相馬:直者中繩,曲者中鉤,方者中矩,圓者中規(guī)。是國馬也,而未若天下馬也。天下馬有成材,若恤若失,若喪其一。若是者,超軼絕塵,不知其所。”武侯大悅而笑。徐無鬼出,女商曰:“先生獨何以說吾君乎?吾所以說吾君者,橫說之則以《詩》、《書》、《禮》、《樂》,從說則以《金板》、《六韜》,奉事而大有功者不可為數(shù),而吾君未嘗啟齒。
【譯文】
過不一會兒,徐無鬼說:“我試著告訴你,我的相狗術(shù)。下等狗的才質(zhì),只是捕獸得食而止的,這是山貓的德性;中等才質(zhì)的狗,意氣高遠(yuǎn);上等的才質(zhì),好像忘掉了自己。我的觀狗術(shù),又不如我的觀馬術(shù)。我觀察馬的體態(tài),馬步跑來直的地方與繩墨相符合,彎曲的地方與鉤相符合,方的地方與矩相符合,圓的地方與規(guī)相符合,這就是國馬,然而還趕不上天下馬。天下馬有天生的材質(zhì),其神態(tài)有似安謐又如奔逸,好像忘了自己。像這樣的,超越絕塵,不知所止,不知去向。”武侯很高興地笑了。徐無鬼出來。女商說:“先生究竟怎樣使我的君主這么高興呢?我用來取悅我君主的,橫說用《詩》《書》《禮》《樂》,縱說用太公兵法。行事而大有功效的,不計其數(shù),可我的君主過去沒有開口微笑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