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【譯文】
孔子說:“請問,您神游大道的情形是什么樣的呢?”老聃說:“如果到了這樣的境界,那真是無比的美妙和無比的快樂。在無比美妙的境界中享受最偉大的快樂,這就可以稱之為最崇高的人了。”孔子說:“請問,怎么樣才能達到最美妙最快樂的境界呢?”老聃說:“食草的獸類,不擔憂更換沼澤地;水生的蟲類,不擔憂變換水是在什么地方。因為那都是些小的變化而并沒有失去基本的生活條件,所以,喜怒哀樂的心情就不會隨著小的變化而在心中引起激蕩。天下這塊地方,是萬物共同生息的場所。既然萬事萬物都有著共同的生存背景,那么我們的四肢百體即便早晚將成為一堆垃圾,由于生和死、終和始也將和晝夜交替一樣地循環(huán)不止,誰也無法打亂這一循環(huán)性的自然秩序,我們也就不和對它太介意。如果連生死都能不介意,何況人生那一點得和失、禍和福之間的斤斤計較呢!所有隸屬于自己的身外之物都和得失禍福連在一起,所以對于它們,完全可以像丟棄泥土一樣棄之不顧,因為我們懂得我們的身體比那些隸屬于此身的東西要更加珍貴些。如果懂得了自身存在的珍貴,也就不會為一些小的變故而患失了。而且世界的千變?nèi)f化是無窮無盡的,又何必這么一個無限性的問題而弄得自己心神不寧呢!已經(jīng)明白了大道的這種屬性的人是可以對這個問題釋懷的。”孔子說:“先生對天地萬物已以有了如此高明的理解,而且還借助最準確的言說來提高自己的修養(yǎng)和心理素質(zhì)。古來的君子,誰又能超過您呢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