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節(jié)氣概述】
大寒是二十四節(jié)氣中最后一個節(jié)氣,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陽到達黃經300°時為“大寒”。大寒,是天氣寒冷到極點的意思。《授時通考·天時》引《三禮義宗》:“大寒為中者,上形于小寒,故謂之大.……寒氣之逆極,故謂大寒?!边@時寒潮南下頻繁,是我國大部地區(qū)一年中的寒冷時期,風大,低溫,地面積雪不化,呈現(xiàn)出冰天雪地、天寒地凍的嚴寒景象。
【大寒習俗】
大寒是二十四節(jié)氣中的最后一個,過了大寒又立春,即迎來新一年的節(jié)氣輪回。大寒節(jié)氣在春年前后,習俗多與“迎年”和“忙年”有關。主要有殺年豬、做牙、食消寒糕等。
【三候】
“一候雞乳”
就是說到大寒節(jié)氣便可以孵小雞了
“二候征鳥厲疾”
鷹隼之類的征鳥,卻正處于捕食能力極強的狀態(tài)中,盤旋于空中到處尋找食物,以補充身體的能量抵御嚴寒;
“三候水澤腹堅”
在一年的后五天內,水域中的冰一直凍到水中央,且結實、厚,孩童們可以盡情在河上溜冰。
【防五寒】
防肺寒:流鼻涕、咳嗽、頭痛……風寒感冒是冬天最常見的健康問題。癥狀較輕的,可以選用一些辛溫解表、宣肺散寒的食材進行滋補調理。
防腰寒:雙手搓腰有助于疏通帶脈、強壯腰脊和固精益腎。腰部為“帶脈”(環(huán)繞腰部的經脈)所行之所,特別是脊椎兩旁的后腰是腎臟所在位置。腎喜溫惡寒,常按摩能溫煦腎陽、暢達氣血。
防頸寒:冬天是頸椎病的高發(fā)季節(jié)。頸部是人體的“要塞”,不但布滿了血管,而且還有很多重要的穴位,比如大椎穴、風池穴,以及延伸到肩部的肩井穴。
防鼻寒:天冷后“涼燥”更明顯,鼻炎成了許多人的大麻煩,此時不妨“以寒制寒”。專家說,每天早晚用冷水洗鼻有利于增強鼻黏膜的免疫力,是預防鼻炎的不錯辦法。
防腳寒:足浴要注意以下三點。第一是溫度,水溫最好40℃左右,水淹沒踝關節(jié)處;第二是時間,每次浸泡時長為20~30分鐘,不時添加熱水保持水溫,泡后皮膚呈微紅色為好;第三是按摩,泡完后擦干腳部水分,用手按摩足趾和腳掌心2~3分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