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【譯文】
世上到底有沒有“至樂”境界呢?有全生保身的辦法還沒有呢?現(xiàn)在應當有何作為?以何為依據(jù)?回避什么?定位在哪里?趨就什么?舍棄什么?喜好什么?厭惡什么?天下人最崇尚的就是富有、尊貴、長壽、聲譽;最喜愛的就是身體安逸,美味佳肴,服飾漂亮,色彩艷麗,音樂動聽;人在價值上所否定的是生活貧窮,地位低下,夭折和壞名聲;最苦惱的是身不能安逸,口不得美味,沒有漂亮的衣服,看不到艷麗的色彩,聽不到悅耳的音樂。如果不能得到這些,就大為恐懼,這樣的養(yǎng)身方法豈不是太愚蠢了嗎?富有的人,為了財富而勞心勞力抓緊做事,但聚積財富卻不能盡數(shù)享用,這是求養(yǎng)身于外了!高貴的人,夜以繼日,費心勞神地分辨善與不善的界限,這和養(yǎng)身也根本不沾邊!人一生下來,就和憂慮同在。長壽的人稀里糊涂,長久地處于憂愁之中而等死,何等苦惱?。∵@樣地養(yǎng)身健體,與原初的設定,相距更遠了!殉名之士為天下人所稱道,卻不能保全身的性命。我真不知道這種所謂的善到底是善呢,還是不善?如果認為是善,卻連自身都不能保全;如果認為不善,它的確是又成全了他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