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【譯文】
從萬物的趨向來看,順其值得肯定的一面把它視為對的,則萬物沒有不是對的;順其否定的一面把它看成錯的,那么萬物沒有不是錯的;明白堯與桀的自以為是,而互以對方為非,那么觀點與操守的不同就很明白了。從前堯、舜由禪讓而成為帝,燕王噲與子之卻因禪讓而遭滅絕;商湯與周武王以武力相爭而為王,白公勝卻因為爭奪而滅亡。由此看來,爭奪與禪讓的禮法,堯與桀的行為,他們的貴賤是因時而異的,沒有一定的常規(guī)。棟梁可用來沖撞城門,而不可用來堵塞老鼠洞,這就是說器用的大小不同。騏驥、驊騮一類良馬可日行千里,而捕捉老鼠則不如野貓和黃鼠狼,這就是說技能的不同。貓頭鷹夜里可以抓住跳蚤,明察秋毫,白天出來瞪大眼睛也看不見丘山,這就是說物性的不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