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【譯文】
孝子不奉迎父母,忠臣不詆毀君王,這是為人臣、人子的最好表現(xiàn)。對父母所說的都認(rèn)可,對他們所做的都稱善,世俗便稱他是不肖之子。對君王所說的都認(rèn)可,對君王所做的都稱善,世俗便稱他是不肖之臣。然而這種行為真的正確嗎?世俗上所認(rèn)為正確的就肯定它,認(rèn)為好的就推崇它,卻不說他們是諂諛之人。然而世俗觀念比父母還可敬,比君王還尊貴嗎?有的人說他奉承人,就會勃然大怒,說他阿諛人,就登時變色。而終身去奉承別人,終身去阿諛別人,用言辭和神色以博取眾人的歡心,卻始終認(rèn)識不到自己的過錯。穿上華麗的衣裳,制造各種紋彩,打扮自己的容顏,以獻(xiàn)媚于一世,而自己卻不認(rèn)為是阿諛之人。與世俗為伍,以眾人的是非為是非,而自認(rèn)為同眾人不一樣簡直愚蠢到了極點。知道自己是愚昧的人。不是真正的愚昧,知道自己迷惑,不是真正的迷惑。真正迷惑的人,一輩子也找不到答案,真正愚蠢的人一輩子也不能知曉。三個人一起行走,其中一個迷惑,所要去的地方還可以到達(dá),這是因為迷惑的人占少數(shù);如果兩個人迷惑,費盡力氣也無法到達(dá)目的地,這是因為迷惑的人占了優(yōu)勢。如今,天下的人都迷惑了,我雖然有所指導(dǎo),卻沒有辦法解決。這不是太可悲了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