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【譯文】
南伯子葵問女偊說:“你年歲這樣大,而容顏卻像童子,這是什么原因呢?”女偊回答道:“我得道了?!蹦喜涌f:“道可以學(xué)習(xí)嗎?”女偊說:“唉!怎么可以學(xué)呢!你不是能學(xué)道的人。卜梁倚有圣人的天賦卻沒有圣人虛心散淡的心境,我有圣人虛心散淡的心境卻沒有圣人的天賦。我想用虛心散淡來教誨他,差不多他果真能夠成為圣人吧?道不易學(xué),用圣人之道,去傳授圣人之才,那就容易了。我還是有保留地把大道傳授給他,三日之后他就能遺忘天下;他既已遺忘天下,我又有保留地把大道傳授給他,七日之后他能遺忘萬物;他既已遺忘萬物,我又有保留地將大道傳授給他,九日之后他能忘掉自身;他既已遺忘自身,而后他便能夠徹悟;他能夠明徹,而后就能夠體悟大道,他能體悟大道,而后他就能超越古今的時空界限;他能超越古今,而后他就能達到無生無死的最高境界。死者未曾來,生者未曾生。大道作為萬物之宗,無所不送,無所不迎,無所不毀,無所不成。這就叫做‘?dāng)t寧’。所謂‘?dāng)t寧’,就是說雖置身紛紜擾動、交爭互觸之地卻不受干擾,而后才能修煉成虛寂寧靜的心境。
南伯子葵說:“你從哪里學(xué)得的道呢?”女偊說:“我從副墨(文字)的兒子那里得來的,副墨的兒子從洛誦(誦讀)的孫子那里得來的,洛誦的孫子是從瞻明(見解明徹)那里得來的,瞻明是從聶許(心得)那里得來的,聶許是從需役(實行)那里得來的,需役是從于謳(詠嘆歌吟)那里得來的,于謳是從玄冥(靜默)那里得來的,玄冥是從參寥(高邈寥曠)那里得來的,參寥是從疑始(迷茫之始)那里得來的?!?/spa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