誦讀拼音:桓公匡合 (huángōngkuānghé), 濟弱扶傾 (jìruòfúqīng)。綺回漢惠 (qǐhuíhànhuì),說感武丁 (yuègǎnwǔdīng)。
注釋:匡(kuānɡ):正,糾正,端正。綺(qǐ):綺里季,商山四皓之一。漢惠帝做太子時,漢高祖想廢掉他另立太子。呂后用張良的計策,厚禮迎來商山四皓,使他們與太子相處。漢高祖看到惠帝羽翼已成,就打消了另立太子的念頭。說(yuè):傅說。傅說原是傅巖搞版筑的奴隸,殷高宗武丁夢見了他,便畫相訪求,找到以后,用為宰相。
解釋:齊桓公匡正天下諸侯,都打著“幫助弱小”、“拯救危亡”的旗號。漢惠帝做太子時靠綺里季才幸免廢黜,商君武丁感夢而得賢相傳說。
解讀:桓公匡合,濟弱扶傾
下面是春秋五霸登臺,五霸是齊桓公、晉文公、宋襄公、秦穆公、楚莊王,第一個就是齊桓公。齊國之所以能夠成為春秋第一大國,不僅僅是因為地理位置好、有漁鹽之利,最主要的原因是國家的文化底蘊深厚,人民的素質和修養(yǎng)高。上文提及,姜太公幫助武王統(tǒng)一了天下,被封在齊地,姜氏一系發(fā)展出的文化,代表了傳統(tǒng)的道家文化。周公被封在魯地,周氏一脈保存了周代的人文文化,發(fā)展出后世的儒家文化。因此,后世有用齊魯文化一詞,代稱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。
齊桓公姓姜,名小白,用管仲當宰相發(fā)展經濟、富國強兵。齊國臨海,于是就曬鹽捕魚,又發(fā)展商業(yè),使齊國成為第一經濟強國,類似今天的美國,難怪孟子、荀子等知名人士都要先來齊國看一看。
桓公匡合中的匡是匡正,合是匯合。齊桓公匡正天下之亂,匯合各路諸侯?!墩撜Z》里記載:"桓公九合諸侯,一匡天下",九次召開諸侯大會,像現在的聯(lián)合國大會,他是秘書長,與各諸侯國一起制定盟約。要達到什么目的呢?就是"濟弱扶傾",要幫助救濟弱小的國家,要扶植將要傾覆的周王室。周朝到了末期已經是名存實亡了,雖然如此,這桿大旗還是要舉著,所以要扶傾。
齊桓公并沒有說空話,他北伐山戎以救燕國,平定狄亂以助邢國、衛(wèi)國,曾解周王室之禍,定周襄王之位。公元前656年,齊桓公率魯、宋等八國的聯(lián)軍,征伐南方的楚國,迫使楚國訂定了盟約,阻止了楚國的北進。齊桓公在位43年,先后糾合諸侯26次,真正是匡合天下、濟弱扶傾。
綺回漢惠,說感武丁
這里出場的是商山四皓和傅說,五位志士能人。綺是綺里季,加上東園公、夏黃公、用里先生,一共四個人。秦朝末期,天下大亂,這四個德高望重的老頭兒,為避亂世隱居在商山,所以人稱商山四皓,皓是皓首白頭,胡子眉毛都白了的意思。楚漢相爭,劉邦想請他們出來輔佐自己打天下,無奈四個人都不干。劉邦建立漢朝以后,立了呂后生的兒子劉盈為太子,就是后來繼位的漢惠帝。
劉盈生性若弱,否則也不會讓呂后反了天。劉邦死看不上這位太子,就想廢了他,改立戚夫人生的兒子如意為太子。呂后急了眼,就找張良出主意。張良就想方設法,請出商山四皓與太子劉盈同游。劉邦看到后,說:"羽翼已成,難以動矣"。于是就打消了換立太子的念頭,劉盈才才保住了太子位。劉邦死后劉盈繼位,就是歷史上的漢惠帝。以綺里季為首的商山四皓,幫助漢惠帝奪回了他太子的位子,故稱"綺回漢惠"。
劉盈保住了太子位,呂后可恨死了如意和戚夫人。劉邦死后,呂后便做了太后,她令戚夫人穿上囚衣、戴上鐵枷在永春巷舂米。戚夫人悲痛欲絕,作歌曰:子為王,母為虜,終日舂薄暮,常與死為伍!呂后知道后,就毒死了趙王如意并下令斬斷戚夫人的手腳、挖眼熏耳、喂以啞藥,丟入廁所,稱為"人彘",并帶兒子漢惠帝前來觀看。劉盈一邊痛哭,一邊指斥呂后說:"你如此殘害戚夫人,狠毒如此,實非常人所能為"。惠帝身心受到極大刺激,從此一厥不振,沒幾年就死了,死時年僅22歲。
說感武丁的故事見于《史記?殷本紀》。傅悅是繼伊尹之后,商朝第二位奴隸出身的賢臣。傅說是古代虞國(今山西省平陸縣)人,出身奴隸,曾在傅巖山一帶勞動,因發(fā)明了"版筑法"(干打壘筑墻)而聞名遐邇。
武丁是商朝第二十二位君主,在位59年。繼位前,武丁被父親送到下面去體驗生活、增長才干,故而結識了傅說。傅說知識淵博,很有雄才大略,但他是奴隸身份,無法重用。武丁繼位做了商王,很想振興殷商,苦于沒有良相輔佐,就想到了傅說。但怎樣才能讓大臣們同意呢?武丁苦思冥想。
有一天上朝的時候,他說:我昨天夜里做了一個夢,夢見上天給我派了一個能臣,幫助我復興殷商。這個人現在傅巖山修路,長得什么樣子等等,說得有鼻子有眼。商朝人都迷信,敬重鬼神,對武丁所說堅信不己,就在傅巖山找到了傅說。
傅說被拜為相,輔佐國政,實行了"治亂罰惡、畏天保民、選賢取士、輔治開化"等一系列政治措施,緩解了各種社會矛盾,很快使商王朝達到了鼎盛時期,史稱"殷道復興"。由于傅說是通過托夢,感傳給武丁的,所以是"說感武丁"。
傅說年老后,武丁賞賜了很多財物,讓他安度晚年,并輔導王室子弟們讀書明理,頗受后人尊敬。山西省平陸縣至今還保存有傅說當年的版筑遺址、傅說廟、傅說墓等古跡,供后人憑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