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事諸父 如事父 事諸兄 如事兄(shì zhū fù rú shì fù shì zhū xiōng rú shì xiōng)
解釋:我們都曉得,當我們跟群體在一起的時候,或者工作、或者職業(yè),我們都會與人相處在一起。在團體里頭,如果有長輩,不一定他是我們的主管,但是他的年紀比我們大,如果我們有共事,一起合作,一起工作,我們要用什么樣的心來對待這樣的長者?此地告訴我們“事諸父,如事父”,就是他的年紀像父輩這樣的人,我們對待他,也要像對待自己的父親那樣敬重他。如果他的年齡差不多是在我們的兄長當中,我們也要愛惜他,珍惜這樣的友誼,珍惜這樣的因緣,可以相聚在一起工作的因緣,或者相聚在一起學習的這種因緣,我們都要珍惜。怎么相處?“事諸兄,如事兄”,對待這樣年紀的人,就好像家里的兄長一樣來尊敬他。
人與人之間的相處,貴在能和睦。一個團體不能和睦,這個團體肯定不能興旺。同理,家庭不能和睦共處,這個家也不能興盛。所以與人和睦共處,非常的重要。當然首先我們的出發(fā)點,一定要懂得,凡是年紀比我們年長的,我們一定要守住一條,要尊敬他,要尊重他。你能尊敬他,你能尊重他,他會把他所學的他會的告訴你,他一定會提攜你,教導你。如果你瞧不起他,你認為他沒有什么,你有傲慢的這種心態(tài),別人也不會幫助你,也不會提攜你。
所以人與人相處,也貴在能謙虛。尤其對長者,長輩的經(jīng)驗豐富,雖然或許他們的學識沒有做晚輩的來得高,但是他們經(jīng)驗的累積,往往不是做晚輩的所能體會了解的。所以在對待年紀如同父輩這樣的人,我們也要敬愛他,像父親這樣的,不是用孝順,而是用那樣的心來尊敬像父輩這樣的人。如果人人從小都有這一份心,我們可以說這個社會一定是相當?shù)暮椭C,相當?shù)陌捕?,相當?shù)男腋!?/p>
小故事:北宋時,福建有一位名叫林默的女子,她的父親、哥哥都 是船夫。有一次出海,父親和哥哥的船遇到了海難,經(jīng)過林默和大家的努力,父親得救了,但哥哥卻再也沒有回來。后來,林默為了避免更多的人遭遇哥哥那樣的悲劇,于是經(jīng)常冒著危險去救助那些過往的船只。由于操勞過度,年僅28歲,林默就過早地去世了。后來,人們?yōu)榱思o念林默,便在沿海地方主,專門修建了祠堂,并稱她為“海神媽祖”。